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,吃饱会痛,饿了会痛,累了会痛,笑也会痛……现代生活和工作节奏忙碌,经常会不规律吃饭,每次痛的时候随便吃点胃药休息一下然后继续。长此以往形成习惯也就慢慢对健康造成了隐患!
为什么痛的总是胃?
人之所以能感受到疼痛,是因为人体各处分布着痛觉感受器,它能感受到身体的刺激,通过神经把信息传送给大脑,最终表现出来就是疼痛。其实我们经常听到“胃痛”,其实不一定真的是胃在痛。
1. 内脏疼痛定位不准
痛觉感受器在内脏上的分布要比皮肤稀疏得多,无法准确定位出问题的部位,只能模糊感觉到「痛」。同时这种痛常跟胃肠道压力过高有关,因此特别容易伴随恶心、呕吐等改变。
因此,我们有时候感觉到的「胃痛」其实并不一定来自于胃,而是邻近器官,比如胃右侧的肝脏和胆总管,后方的胰腺,下方的结肠,以及上方的肺和心脏。
2. 内脏有牵涉痛
内脏的疼痛有时候还同时会出现与该内脏远隔的体表疼痛,称之为「牵涉痛」。可以简单理解为,传导痛觉的神经「绝缘性」差,可能会激活跟它靠得近的其它神经,导致大脑以为喊痛的是被激活的那根神经。
急性阑尾炎、结石性胆囊炎的早期,都会出现中上腹部的「牵涉痛」,也容易被误以为是胃痛。
胃痛千万别乱吃药
引起胃痛的原因很多,在没弄清楚之前别随便吃药。不是肚子一痛就要吃药的!很多胃药,除了对胃本身产生作用,还含止痛成分,所以对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一样有止痛作用。服用这些药物后的疼痛缓解,不代表处置得当,反而可能掩盖病情、错过最佳治疗机会。
温馨提醒:胃痛虽常见但是危害却并不小,如发现自己有胃痛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。如有其他疑问可点击咨询按钮与医生在线交流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!